当前位置:收银系统 > 行业新闻 > 正文

超市大包装商品反而更贵

作者 Admin 来源 网络收集 发布时间 10/07/21 更新时间:2010年07月21日 浏览数 :

超市大包装商品反而更贵
 在杭州下城区工作的赵女士,是本报财富铁哥们圈的一位"群友",近日她在QQ群里报料:"周末去超市买饮料,差点亏了。一组4瓶,折合3.125元/瓶,而零买只要3元/瓶。原本以为,大包装总比小包装要合算,这不颠倒了么。"

  与赵女士一样,很多消费者有这样的习惯思维:买得多肯定比买得少实惠,批发价么!其实,眼下超市、便利店里,大包装比小包装单价更贵的现象比较多。不过,差价不大,每样差几角钱。

  买一瓶3元/瓶,买一组变成3.125元/瓶

  赵女士在杭州某超市选中一组4瓶的"脉动"饮料, 12.5/组,拎起正准备走。边上儿子眼尖:"妈妈,一瓶才3元,怎么4瓶反而得12.5元?买得多反而贵?"赵女士一看果然如此,一瓶才3元,买一组变成3.125元/瓶。

  "虽然只贵5角,消费者心理感觉不爽。我们就是想弄明白,这是为什么。"赵女士最后买了别的牌子的饮料。

  记者到超市逛了逛,发现这种现象果然存在。记者在杭州建国路边一家超市买了两包乐事薯片,得克萨斯烧烤味。50克包装的3.1元,折合0.062元/克;80克包装的5.6元折合0.07元/克。明摆着买50克小包装的更划算。再看边上,170克包装的打着大大的"超值"字样,10.9元,折合0.641元/克,"超值装"要比50克小包装的更贵一些。

  饮料红茶薯片,都出现“大比小贵”

  这几天逛超市,赵女士留心发现,这种现象还是蛮多的,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,如饮料、薯片、啤酒、奶茶等。

  记者这几天在家乐福、欧尚、乐购、物美等超市逛逛,也发现了许多大比小贵的商品。大致可分两类:一类是按克数来算,大量包装的比小量包装还贵。比如薯片的现象比较普遍,不少超市都有大包比小包贵的现象。比如乐事薯片的得克萨斯味、意大利香浓红烩味、墨西哥鸡汁番茄味、美国经典原味等几大口味,都存在这种现象,主要集中于50克、80克这两档包装中。此外,阿华田、立顿红茶、妙脆角、统一奶茶等的部分商品,也都存在这种现象。如某超市的标价:立顿黄牌精选红茶,50克9.4元,100克19.8元。也就是说买两包50克的只需要18.8元,也比买一大包100克的便宜1元。

  另一类集中在饮品类,按瓶数来算,组装的折合单瓶价后比零买一瓶还贵。比如:王老吉盒装1.9元/盒,买6盒仅需11.4元,而边上的6连包却需要12.3元。

  大包装单价更贵,是啥道理

  乐购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种现象源于几种情况。第一、单瓶商品在搞促销。第二、组装商品和单瓶商品,采购途径可能不同,比如说来自两个不同的供应商。第三、商品的批次和进货时间不同,进价有可能存在差距,比如说新旧包装交替时。

  一些超市表示,许多厂方的售价就已存在大比小贵的现象。有可能是因为有些大包装的综合成本,可能比小包装更高,比如耗材成本、运输成本、印刷成本等等。

  厂方这么说:"我们的销售价格是不存在组装比单罐装更贵现象的,可能是零售商按实际销售情况作了调整,单罐装让利,而组装没有让利。"一般厂家都只给出建议零售价或零售价范围,不会统一定价。

  记者昨从联合利华公司的消费者热线得知,立顿黄牌精选红茶,50克建议零售价10.5元,100克建议零售价19元。而记者在杭州某超市看到,此款商品50克售价9.4元,100克售价19.8元。

  身边的经济学

  从饼干听到小开本杂志

  说说包装的“黄金分割点”

  大包装卖得更贵,在市场中并非孤例。有些知名商品,演绎着“大有大的好”。譬如农夫山泉的4L装,肯德基的全家桶。

  厂商要吸引顾客,商品让人喜欢是根本道理。然后,包装是释放善意的"第一顺位",这其中包含了外观、色彩、材质、握感、成本等诸多元素。

  一件商品,用什么材料做多大的包装,它的成本最合适,同时最吸引顾客?这里面有一个"黄金分割点"。这个词和平常说的"性价比",有交集,但并非一回事。 农夫山泉4L装的出现,是饮用水外包装的一大突破(以前的上限是1.25升),很受家庭、野餐、运动人群的欢迎,这是找到了大包装的“黄金分割点”。论单价,它卖得比1.5升装的要贵,即所谓的"倒挂",但要比550毫升瓶装的便宜很多。同样一个顾客,家庭聚会时选4L装,出差时会选小瓶装,因为用途不同,性价比体现出差异性。

  有人研究过超市里塑料盒装鸡蛋的外包装:10个装、8个装的塑料盒,比4个装、6个装的塑料盒更普遍一些。因为,做这包装盒所耗费的PVC材料差不多,分摊到鸡蛋上的成本,自然越少越好。

  再譬如都市女性最爱的时尚类杂志,如今推出小开本,与16开的大开本一起打市场。大开本的20元,小开本的15元。问了几个报摊老板,都说:小开本销量蛮好,有一批固定的人群来买。一些女孩子特别喜欢小开本,她们可以塞进包里,泡吧、喝咖啡、等车候机,随时掏出来读。

  细究起来,小开本时尚类杂志属于二次开发利用(内容、排版与大开本几乎一样),纸张平均成本更低于大开本,价格不菲,凭着外包装的讨巧,顺利找到了细分人群。

  包装的“黄金分割点”,并非一成不变。很早以前的饼干是听装的,大得足够放进10只Ipad、30只Iphone,但大人孩子都喜欢。现在厂家哪还敢用这样的包装,否则要被当笑柄。这是快节奏生活所致,易过期品选材、容量走“轻薄短小”路子。
 

分享到:

本页面地址:http://www.syxt.net/hangye-news/chaoshidabaozhuangshangpinfanergenggui/

在线留言 查看所有留言


 

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  • << 世博园内最贵餐饮 | “再来一瓶”饮料开战 >>